1、项目简介
早前由于偏远地区小学图书较为匮乏,且书籍是偏远地区的孩子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。有鉴于此,本基金会依照小学六个年级学生之程度,及教师之需要,提供内容丰富的图书(包括课外书、英文书、工具书、奥数书、作文书以及少量小学教师用书),共计3000册左右。以营造学校读书氛围,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,提升孩子们的人文素养。每汇积人民币30000元,即可在贫困地区小学新建一间“爱心图书室”。
图书室建成后可由捐赠人命名,例如“XX爱心图书室”。若捐赠人对命名没要求,则统一命名为“新华爱心图书室”。从2009年项目启动,至2021年12月底,已在全国21个省市偏远地区,共完成了171间小学的爱心图书室和174个爱心图书角。
2、如何捐建
(1)设立爱心图书室学校条件
① 以本会捐建爱心小学优先,但若爱小学生人数不足150人,爱心图书室可设置在爱小附近的中心小学并与爱小共享资源。
② 由学校主动向本会提出申请,并承诺自筹或争取教育局补助爱心图书室内,除书籍以外的硬件设施:
i. 提供空间足够放置约3000册图书之书柜或书架的教室一间;
ii. 配置足量阅读用桌椅﹝学生人数300人以上建议设置约可同时供30人阅读、300人以下建议设置约可同时供20人阅读之图书室﹞;
iii. 用爱心尽心布置一个良好温馨的阅读环境。例如:装设采光良好之照明设备,粉刷墙壁,悬挂窗帘,铺设塑料地板等。
iv. 受捐学校应承诺爱心图书室落成后第二年起,每年编列预算充实图书。
v. 受捐学校承诺拟定完善的“图书室管理办法”,并经基金会审核通过。
vi. 同意爱心图书室落成后,依捐赠人意愿命名并悬挂铜牌。
(2)捐赠金额与用途
① 捐赠爱心图书室一间的金额为人民币3万元。
② 捐款全数专款专用,可提供约3000本图书及“XX爱心图书室”铜牌一面,由基金会统一订购拨发。
3、爱心图书室展示
四川凉山州布拖县为少数民族彝族聚居区,因位居于高海拔山区,且当地普遍遭受毒品及艾滋病危害,贫困及失依儿童特别多,加之当地有重男轻女之习俗,导致相当数量之适龄女童无缘接受小学基础义务教育,或是小学未毕业就失学。
为帮助当地彝族女童完成小学基础教育,本会自2012年起在四川凉山布拖县石咀小学启动第一个彝族女童班,资助当地46名彝族女童完成小学学业,所有女童班的学生全部住校,本会在爱心人士资助下,每年为女童提供冬装、夏装、内衣、鞋袜、寝具、毛巾、肥皂、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,由学校食堂供应用餐,并聘请专任生活管理老师驻校负责管理照顾女童们的日常生活,确保进入该班的孩子能读完小学六年。经过四年的项目试验运行,项目已基本完善。截至2014年本会在布拖县石咀小学、补尔乡中心校、觉撒乡中心校、拉达乡中心校、洛古乡中心校等五所小学一共开办13个班,招收651名彝族儿童。为更好帮助彝族孤儿、失依儿童、农村特困家庭,自2014年起,本会把布拖县孤儿、失依儿童、特困农村家庭的彝族男童也纳入受助对象,并将彝族女童班更名为彝族儿童班。
彝族儿童班50名成班,每年需花费¥110000元,该费用包括学生在校六年之服装、鞋袜、寝具、个人卫生用品、食堂用餐、专任生活老师工资等。为确保受助儿童能顺利完成小学六年学业,一次性资助一个班六年全部费用¥532,500元。即可对该班进行命名。
因捐赠一班50名学生完成小学6年学业共需善款53.25万,善款数额较大,目前该项目暂只接受特定人士定向捐款。
年份 | 学校 | 班级名字 | 人数/班 |
2012 | 布拖石咀小学 | 北美世界日报女童班 | 45 |
2012 | 布拖石咀小学 | 陈杨寿延女童班 | 50 |
2012 | 布拖石咀小学 | 彤程-1女童班 | 50 |
2013 | 布拖石咀小学 | 敦和女童班 | 50 |
2013 | 布拖石咀小学 | BB女童班 | 50 |
2013 | 布拖石咀小学 | 中欧114女童班 | 50 |
2014 | 布拖石咀小学 | 彤程-2女童班 | 51 |
2014 | 补尔乡中心小学 | 富邦儿童班 | 50 |
2014 | 觉撒乡中心小学 | 美蓉儿童班 | 50 |
2014 | 拉达乡中心小学 | 寸草心儿童班 | 50 |
2014 | 洛古乡中心小学 | 15会儿童班 | 50 |
2015 | 补尔乡中心小学 | 天使儿童班 | 55 |
2015 | 拉达乡中心小学 | 兴业全球会儿童班 | 50 |
总计 | 13班 |
651人 |
1、项目
在中国偏远地区还有一些学校的校舍是危房,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很不安全。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,基金会与当地政府和中国侨联合作,为贫困地区新建或扩建一所爱心小学。捐建一所爱心小学的捐赠款为人民币25~30万元。政府先期投入原则上均不低于捐赠款的配套款,加上捐赠人的这笔善款,即可用于爱心小学的新建和扩建工作。捐建爱心小学主要以建设教学楼为主,学校落成后可由捐赠人意愿,对捐建的教学楼进行命名。若捐赠人对命名没要求,则统一命名为“新华爱心教学楼”。落成后可由本会安排捐赠人至学校参访考察。截至2020年12月,已在全国28个省市偏远地区,共捐建了373所爱心小学,受益学生数十万余人。
2、捐建流程
(1)选择捐建爱心小学的条件
(2)捐建经费
捐建一所小学的捐赠款为人民币25~30万元。
总造价是“捐赠款”加上当地政府的“配套资金”,并且要求当地政府必须先投入配套资金使用。
(3) 捐建地点
若捐建人指定地点,基金会联系当地侨联的代表,前往指定省县市考察是否有需要捐助的学校。
若捐建人不指定地点,则由基金会将已有的急需新建或扩建的学校方案,推荐给捐建人。
(4)教学楼命名与树立碑记
可按照捐赠人意愿,对捐建的教学楼进行命名。若捐赠人对命名没要求,则统一命名为“新华爱心教学楼”。
在校内立一碑记,注明捐赠人姓名,捐建时间等内容。
(5)捐建流程
①捐建人表达捐建意愿:可以电话、信件、传真、电邮等方式向本会提出。
②本会会提供学校的方案数据给捐建人参考,方案数据含:
i原学校状况说明及照片 ii新建学校规划
iii 学校危房鉴定报告 iv教学楼命名同意书
v 当地政府配套资金承诺书 vi学校不撤并承诺书
3. 如何捐款
捐建人同意方案后,汇款可依抵税需求选择汇款地点和汇款方式:
开户银行: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湖支行
账号:3300 1637 3350 5900 5200
户名: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
汇款时请注明用途为“爱小捐赠款”
4. 教学楼名字及碑记提供
捐建人提供教学楼名字及碑记内容,如无特别指定,新教学楼将统一命名为新华爱心教学楼。
5. 协议签订
基金会代表捐建人与合作单位、当地政府签订协议书(合约往返约费时1~2个月)
6. 学校建设
上述三方签订合约后,本会向捐建人报告学校预计之开工、完工日。(一般工期约六个月,可视实际需要展延二个月。)
7. 捐款使用
签约完一个月内,本会将爱心小学捐款汇入合作单位账户。预估此时当地政府已将其所承诺的配套资金投入工程中。待其资金用毕后,才可向合作单位提出申请拨付捐赠款,合作单位审核工程状况后将捐赠款汇给当地政府。
8. 建设监管
学校兴建中,合作单位代表将亲赴现场考察,并向本会报告实际工程进度。本会不定时提供进度照片给捐建人,报告建设状况。
9. 完工反馈
学校完工后,由本会提供新教学楼照片、碑记照片及完工报告给捐建人。
10. 捐建人访问
若捐建人有意向去所捐建爱小参观考察,可向本会提前说明计划考察时间,本会将安排派本会代表,或是提前联系当地侨联安排代表陪同捐建人一同前往爱小参观考察(请提前一个月告知参访时间,以便为您联络行程)
11、合作单位
本会爱心小学项目是与中国侨联共同合作
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(简称:中国侨联),网址为:http://www.qlgy.org.cn
侨联是全国性的组织,除了中央侨联外,其底下还有省侨联及县、市侨联。本会的创办人王建煊先生早期奔走大陆,考察许多机构,最后选择与中国侨联合作,除因他们具有庞大的规模和组织外,亦因他们同时有捐建学校的经验,诸如各地的侨心小学。
Copyright © 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
京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49号
浙ICP备09080143-1